训练场上静悄悄的,不对味儿。以往这会儿,矿泉水瓶子得堆成小山,现在倒好,连空瓶子都快成稀罕物了。场边的广告牌崭新锃亮,可上头印着的那几个品牌老大,脸色估计比蔫了的白菜还难看。为啥?球迷急眼了,直接放出狠招:不看了,咱也不买了,你们赞助商的东西,对不起,以后请绕道走!你猜怎么着?不少企业真扛不住,麻溜儿跟国足切断了联系。嘿,这可不是球员挨骂或者教练下课那种“常规节目”了,这回是真打蛇打七寸,直接断了粮道!
说实话,过去这些年,咱球迷跟看戏似的,看足了“换帅-背锅-暂时解散-风平浪静-重组上路”这套流程戏码。大家伙儿心里门儿清,这不就是足协的“拖”字诀吗?球队解散,人员遣散,表面上雷霆万钧,骨子里是避避风头。避过去了,一切照旧,该怎样还是怎样。球迷嘴上骂着,手里攥着球票,看着赞助商源源不断地输血,你说足协怕啥?骂归骂,反正钱还在流进来。可这回不一样了!球迷直接“掀桌子”:骂累了,咱直接给你“断奶”!你足协不是聪明得很,很会转圜吗?这招一出,钱没了,你让这支队伍拿什么活?拿空气练球啊!
这招才真叫“釜底抽薪”,绝了!过去多少愤怒,多少不满,砸在教练球员身上,就像拳头砸进棉花里,劲道都给卸了。说到底,球员教练只是执行者,坐在那位置的人换谁都不好干,真正的“指挥棒”一直握在足协手里,怎么用钱、怎么规划、怎么搞青训、怎么理顺这盘大棋?这才是根子上的问题。球迷这回不跟你拉扯鸡毛蒜皮了,直接对准了你的“造血机器”——商业赞助体系。赞助商为啥跑?他们精明着呢,贴着国足这块牌子,本来是图个名头响、曝光高,现在倒好,贴上来反倒成了消费者抵制的靶子,品牌形象不升反降,谁干这亏本买卖?球迷用实际行动给赞助商上了生动一课:想用足球圈钱?先看看咱们答应不答应!这就好比,你给一个重病患者输血,我们以前顶多骂这病人不争气,现在,我们直接把输血管给掐了——不是要你这病人死,是逼那个一直说能治好病、却一直没啥真招儿的“主治医师”(咱就别提名字了)拿出点真家伙来!
这次球迷的“起义”,您甭管说它极端也好,说它见效快也罢,真真是用心良苦,背后就俩字:盼!改!革!那沉甸甸的期待,比一箱箱赞助矿泉水的分量可重多了。大伙儿就想看看,当遮羞布被彻底掀开,当赖以生存的血脉被真正攥紧,足协那帮掌舵的爷们,能不能也慌一回,然后痛定思痛,想想怎么把这艘破船彻底检修检修。是继续琢磨“拖”字大法,等风头过去,再把散了的队伍拼拼凑凑,搞个“新瓶装老酒”?还是真敢豁出去了,刀刃向内,去碰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,把职业联赛的运营权交给更懂市场规律的人,让俱乐部真像个企业,让足球回归纯粹点的竞争?这可是个要命的选择题!
路口的体彩店橱窗里,去年还火热的某国脚同款战靴,孤零零地摆在角落,标签上的数字都快被灰尘盖住了,无人问津。隔壁小卖部老板老赵边嗑瓜子边叹气:“以前联赛日,咱店里啤酒、花生米、卤味卖得可好,现在?嘿,清闲!”赞助商跑了,球队经费吃紧,这只是面上的伤口。更深一层的疼,是民心的流失,是那份曾经滚烫的热爱在降温。球迷这一“断奶”,断掉的哪是几箱赞助水、几笔广告费啊,它是结结实实地扯掉了那件穿了太久的“皇帝新装”,逼着圈内人不得不睁开眼,好好看看这满目的疮痍。
这事儿,说一千道一万,核心就一点:钱没了,队伍真玩不转了。过去那些腾挪躲闪的小花招,在真金白银断流的铁拳面前,变得比纸糊的灯笼还脆弱。球迷的用心,就是想让“改革”这俩字从墙上糊的标语,变成迫在眉睫的生死状!那位头发花白的老教练猛一拍桌子,“这次再搞表面功夫?怕是真糊弄不过去了!”说到底,中国足球不能再靠“混”。断粮的警报已经拉响,是涅槃重生,还是咽下最后一口气?就看握着方向盘的人,脚下敢不敢真踩那脚重油了。各位,你们说,这次能成吗?
升阳配资-股票配资10倍-按月配资平台-投资查询工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