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放出狠话,表示如果有必要,还可能再次打击伊朗的核设施。这句话一出,不仅让伊朗感到紧张,也让整个中东地区都担忧起来。
更引人注意的是,就在特朗普发表这番言论的同一天,中国、俄罗斯和伊朗三国突然召开紧急会议,明显是在商讨应对之策。首先,特朗普此举实在令人费解,他在帖文中得意地表示,伊朗外长已经承认其核设施遭到摧毁,这正好印证了他之前的说法。
但稍微明白点的人都知道,这完全是断章取义。伊朗外长其实说的是,美国的行动确实造成了一定影响,但伊朗的核计划并没有像特朗普所说的那样被“彻底摧毁”。
说到底,特朗普就是想利用伊朗的话来为自己辩护,堵住那些质疑他的人的嘴。毕竟之前他声称自己把伊朗的核设施炸得粉碎,不少专家都指出他在夸大其词。现在他急于跳出来“自证清白”,背后目的明显。
有人猜测他是想吸引支持者,毕竟煽动性的言论总能吸引一部分极端人士;也有人认为他真的觉得军事手段有效,想再搞一次“闪电打击”来提升影响力。但不管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,这种威胁绝非玩笑。
要知道,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时真的下令炸死了伊朗将军苏莱曼尼,那次行动几乎引发美伊全面战争。现在他再次提到“再打伊朗”,明显是尝到了军事冒险的“甜头”。如果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,或者双方言语冲突,谁也不敢保证这位老人不会做出更过激的行为。
不过伊朗这边也不是好对付的。他们很快看穿了特朗普的意图,一边反驳谣言,一边迅速邀请中俄举行紧急会议。三国聚在一起,绝非只是闲聊而已。俄罗斯在叙利亚有军事部署,伊朗是中东什叶派的代表,中国在中东拥有大量能源合作与投资,三方面的利益早已紧密相连。
会议上很可能讨论几个重点:如果美国真的采取行动,伊朗该如何应对?中俄能给予哪些支持?怎样才能将局势引向谈判桌?毕竟一旦冲突爆发,谁都无法置身事外。
伊朗石油出口受阻,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空间可能被压缩,中国的能源安全也面临挑战。有说法称,三方或许正在考虑几个应对措施:一是政治上联合表态,坚决反对美国军事行动,支持伊朗;二是经济上相互扶持,比如俄罗斯加大对伊朗的军售,中国增加对伊投资,帮助伊朗应对美国制裁;三是外交上多方发力,联合欧洲国家向美国施压,促使其重返谈判桌。但无论如何,最令人担忧的仍是中东局势。
这地方本来就够混乱了,以色列不断轰炸加沙,也门内战持续不断,美国若在伊朗制造事端,整个波斯湾都将动荡。届时油价大涨,难民问题加剧,欧洲也将受到波及,我们普通人在加油时可能也要多花不少钱。
说到底,美国这些年在中东总是扮演搅局的角色。入侵伊拉克、搅乱利比亚、制裁伊朗,结果却让局势更加混乱。如今特朗普又想重蹈覆辙,企图用武力解决问题,但时代已经不同了。中俄伊三国联合,加上越来越多国家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感到不满,一旦真打起来,美国未必能占到便宜。
伊朗外长扎里夫曾表示:“我们不希望战争,但也不惧怕战争。”这句话不仅针对美国,也向全球发出信号。伊朗拥有导弹,掌控着霍尔木兹海峡这一“石油生命线”,一旦被逼至绝境,可能不惜一战。
同时,中俄的态度至关重要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指出,“任何对伊朗的军事行动都是不可接受的”,中国外交部也强调“应通过政治途径解决”。这些表态并非虚言,因为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。若要对伊朗实施制裁或为美国开战找理由,两国必然反对。因此,当前最被动的是特朗普,他既不能显得太软,又担心局势失控。
毕竟美国目前经济状况不佳,再发动一场战争实在承受不起。归根结底,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唯一正途还是通过谈判。当初的伊核协议原本运行良好,美国却自己退出,还不停用武力施压,才导致如今的局面。
中俄伊此次紧急会谈,其实就是想把局势拉回正轨,为和平争取一线生机。不过话说回来,特朗普行事一向出人意料,没人能预料他下一步会做什么,可能是为了吸引关注随口一说,也可能是暗中在布局。
这就像看恐怖片,知道有危险,但不知道何时会爆发。总之,中东局势愈发复杂,特朗普的威胁如同定时炸弹,而中俄伊的合作则是试图排除隐患。我们普通人能做到的,就是希望理智能战胜冲动,别让战火真正爆发。毕竟,和平,谁都承担不起。
升阳配资-股票配资10倍-按月配资平台-投资查询工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